在AI充斥著我們生活的今天,只要你一開口,它就能迅速地幫助我們解決各種各樣的煩惱和問題,回顧AI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簡單算法到現在的高度智能化,AI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人類的智慧與努力。我們為AI設定規則,訓練它學習,甚至賦予它情感。在這個過程中,AI成為了人類智慧的延伸,幫助我們解決了許多難題,提高了生活品質,然而,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部分人開始擔心它會超越人類,甚至成為新時代的“統治者”。誠然,AI在多個方面已經超越人類,比如處理海量數據、進行高速運算等。AI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學習能力,但它始終是由人類設計、編程和控制的。換句話說,AI不過是人類智慧的產物,它無法脫離人類的“訓練”而獨立存在,更無法超越人類。因此,我們不必過分擔心AI會成為“統治者”,而應該將其視為人類智慧的助手,網易公司在游戲方面通過多元化布局,一季度實現游戲業務凈收入240億元;同時,AI驅動全業務創新,例如AI+教育、廣告方面,AI+音樂方面均有所突破,研發投入44億元,AI創新成果正加速顯現,其他互聯網公司也在第一季財報中均表現優異。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公司財報中均離不開“AI”這一關鍵詞。
據高盛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已突破50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實現翻倍增長。中國作為全球重要市場,在《“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將人形機器人列為國家戰略技術,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紛紛出臺專項補貼政策,單臺機器人研發最高補貼可達500萬元。從物流倉儲、自動駕駛,再到大模型賦能交互,機器人技術與AI的融合促進了各領域的大爆發。宇樹科技H1機器人在國內某物流倉庫實現商業化落地,分揀效率較人工提升200%,直接推動企業成本下降30%;波士頓動力Atlas機器人最新升級版,直接復用Waymo自動駕駛算法,實現復雜地形下的實時路徑規劃;Figure 01機器人接入OpenAI的GPT-5,能聽懂模煳指令,語義理解準確率達92%……斯坦福大學李飛飛教授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直言:“AI的下一個里程碑是具身智能(Embodied AI)——讓算法擁有‘身體’,才能真正改變物理世界。”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爆發式增長,蘊藏著大量就業機會。從上游的核心零部件領域對硬件工程師的旺盛需求,到中游的系統集成環節對復合型人才的求賢若渴;再到下游的應用場景落地對機器人工程師的高薪招聘,都體現了行業人才的稀缺。甚至有畢業生因在校期間參與機器人競賽獲獎,畢業后便以應屆生最高薪被宇樹科技直接錄用。而各地政府為了吸引AI人才也出臺了一系列福利政策。上海臨港新區對碩士學歷的AI人才提供3萬元落戶補貼和三年人才公寓居住權;深圳南山實行AI人才個稅返還30%的政策,騰訊、大疆等龍頭企業還設有專項實習津貼;就連二線城市的合肥(科大訊飛總部)也對獲得AI培訓證書者給予每人2000元補貼。這些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對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而言不僅是真金白銀的支持,更是一張通往廣闊未來的“通行證”。在行業需求和政策扶持的雙重驅動下,國內正掀起一波前所未有的AI技術學習熱潮。
八維職業學校在職業教育領域深耕29年,始終致力于數字技術人才的培養,憑借深厚的行業積淀和敏銳的市場洞察,打造了一套與時俱進的課程體系,緊密對接產業需求,開設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十五大專業方向。
八維職業學校龐大的實訓項目庫覆蓋智能駕駛、工業機器人、無人機、AIGC等多個熱門領域,而且課程內容每年一更新,確保學子所學的技術與前沿同步,同時八維職業學校還與百度、聯想、華為等眾多大廠與名企建立了深度的合作,積極為學子們開拓就業渠道。
多年來,在八維職業學校“真項目、真環境、真需求”的培養模式下,很多文科生、研究生和科班出身的開發者都通過在八維的系統化學習實現了職場的逆襲或晉升,讓眾多學子在AI時代找到了自己的舞臺。
八維職業學校愿助力每位學子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在這里,我們不僅傳授前沿技術,更培養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讓每一位懷揣夢想的年輕人,都能在AI浪潮中乘風破浪,勇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