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產業升級加速,傳統專業逐漸讓位于新興領域,尤其是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社會觀念的逐步轉變以及產業發展的現實需求下,我國職業教育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因此職業教育作為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
自2022年5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正式實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破除“職教低人一等”的偏見;這一修訂被業界稱為“職業教育翻身仗的開端”,為后續擴招、升本提供了法律基礎,與此同時,職業教育法修訂后的職教高考迎來重大突破:招生規模擴至300萬人;職教高考為職校生提供了學歷晉升通道,中職生也可以上本科;諸多頭部大廠聯合職業技術學校開設“AI+”“云計算運維”等前沿課程,為更多考生提供了新選擇。較低的文化課門檻、更強的就業競爭力、同等學歷的含金量,這條賽道無疑吸引了眾多學子和家長們的關注!
為適應國家發展需求,職業院校迅速調整專業布局,精準對接未來戰略需求,據統計,各類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報名人數在2025年增長了60%,可見這屆年輕人對于提升技能格外重視。2024年教育部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中,新增37個職教專業,包括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碳計量與碳資產管理等;淘汰86個傳統專業,如文秘、會計電算化等,全面向數字化方向升級。教育部預測,到2025年,70%以上的職教專業將完成數字化改造。麥可思《2024年中國高職生就業跟蹤報告》調研數據顯示:學習新興專業的職校生,3年內薪資漲幅是傳統專業的2.3倍。因此,在專業的加持下,職校生成了名副其實的“香餑餑”。
二十余載春華秋實,八維職業教育風華正茂,書寫著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輝煌篇章。
在職業教育之路上,面對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數字人才巨大缺口,八維職業學校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緊跟時代步伐,將職業教育與數字技能緊密結合,注重提升學生“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打造特色教育模式。
硬實力:在專業建設上,八維職業學校注重與頭部企業、行業專家的溝通交流,注重專業技術前沿性;實訓上,不斷完善、更新項目實訓庫,拓展實訓項目的種類,使學生在項目中完成知識及工作流程的梳理。教學上,采用“單科精進、串行排課”的模式。在教學周期內,保證學生能夠將時間、精力都專注在一門學科上,反復強化;其次,通過日考、周考、月考,“日清日結”、“周清周結”、“月清月結”,確保學生實現學習目標;軟實力:“學生自主管理模式”,使學生具備“帶領團隊達成目標”的企業管理能力。通過“四會”:目標誓師大會,讓學生樹立目標意識;日PK,讓學生形成競爭意識;日講評,訓練學生溝通表達能力;干部月度述職,讓學生具備承辦會議能力;文化素教課程,通過文化培訓,讓學生走進八維職業學校成人成才;巧實力:在就業上八維職業學校致力于幫助學生勇闖三關:簡歷關,教會學生如何寫簡歷,從而能收到更多面試邀約;面試關,模擬面試真實場景,讓學生對企業常見面試問題自如應答;項目答辯關,講出實訓項目核心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等。隨著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趨勢的加速推進,越來越多的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在這一變革中,職業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八維職業學校憑借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深厚積累與不斷創新,已成為培養數字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八維職業學校在現代職業教育道路上的努力與成績,不僅體現在對學生“三大實力”的全面提升上,更體現在其對職業教育體系改革的積極貢獻和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上。
未來,八維職業學校將繼續秉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學生就業為核心”的教育理念,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為培養更多符合時代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