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要進入今年的秋季招聘,目前部分大廠已經開始提前“搶人”。尤其是AI技術相關崗位,更是“搶”得兇狠。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AI領域發展,因此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身數字化轉型工作建設,廣納人才。那么,我們應該做好哪些準備才能成為大廠競相爭搶的“香餑餑”?
2025年秋季招聘中,某集團秋招技術崗位占比超90%,AI相關崗位占比近5成。此外,阿里巴巴于昨日正式啟動秋季2026屆校園招聘,計劃發出7000多個offer。同日,包含阿里巴巴控股集團、淘天、阿里云、阿里國際、通義實驗室、智能信息、釘釘、高德等在內的阿里巴巴旗下15個業務集團和公司同時開啟秋招。據悉,本屆秋招阿里巴巴進一步擴大AI相關崗位比例,占比超6成。相較春招,阿里秋招在AI人才方面進一步加大招聘力度,部分AI業務部門占比較高。入職后,員工將有機會深度參與多個與AI相關的項目,進一步學習成長。這意味著,AI技術對于眾多企業的重要性日益顯著,也預示著未來就業市場暗藏巨大潛力。不僅企業將部分工作重心轉向AI技術上,越來越多求職者也看中了AI技術相關崗位的廣闊前景。據獵聘《2025上半年人才供需洞察報告》顯示,深度學習崗位高薪段占比達39.54%,機器學習占比36.16%,算法工程師占比31.94%。供需兩旺已然是當前招聘市場現狀,AI技術成為企業轉型升級與個人職業發展要共同面對的關鍵點。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AI技術已成為其核心驅動力。這一趨勢與國家政策導向高度契合,政府正通過戰略規劃和政策扶持,積極推動AI技術在各行業的深度應用。在此背景下,企業對AI人才的需求呈現出爆發式增長,這不僅是企業適應技術變革的必然選擇,也是國家層面以人才支撐產業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體現。因此,國家政策的支持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之一。在2025年下半年的經濟工作計劃中,國家明確提出要推動“人工智能+制造”行動走深走實。工業和信息化部部署下半年重點任務,強調要加強底座攻關和重點場景應用,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同時,國家數據局綜合司印發《數字中國建設2025年行動方案》,提出深度挖掘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積極開展人工智能高質量數據集建設。著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及智能制造裝備。另外,政府還將加大對AI基礎設施的投入,推動算力、數據、模型等產業鏈各環節的協調發展,為AI技術的廣泛應用奠定基礎。隨著各產業鏈的發展日漸增強,國家和企業對AI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除了扎實的技術知識外,還需要具備數理邏輯、開放思維以及強大的執行力和專業能力。這種高標準的選拔機制也促使更多人主動提升自身能力,以適應市場需求。
AI相關崗位的招聘熱度映射出不同領域企業智能化發展趨勢,由此引發的人才“爭奪戰”正向白熱化發展。學習AI技術是大勢所趨,只有這樣才能先人一步進入名企大廠。
八維職業學校在職業教育領域深耕29年,始終致力于數字技術人才的培養,憑借深厚的行業積淀和敏銳的市場洞察,為緊密銜接行業發展趨勢、對接產業需求,開設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十五大專業方向。龐大的實訓項目庫涵蓋智能駕駛、工業機器人、無人機及AIGC等前沿技術領域的多元化實訓項目體系。課程體系每年動態迭代,確保教學內容始終與產業技術發展保持同步。同時,已與眾多名企、頭部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持續拓展優質就業通道。
依托八維職業學校“真項目、真環境、真需求”的“三真”教學模式,眾多文科背景、研究生及科班出身的學習者通過系統化訓練實現職業躍遷或晉升。十余年來,累計幫助大量學子在人工智能時代找準職業定位,成功實現從技能提升到職業發展的跨越式成長。
AI技術發展逐漸步入正軌,當它的觸角抵達各行各業時,我們愈發清醒地意識到學習和掌握AI技術是當下每個青年人重要任務之一,這既是為了個人前程,也是為了國家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