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大廠夢”,超過1/4應屆生期待從事IT互聯網行業
現如今,不少應屆畢業生將“大廠夢”當作職場生涯的第一站。
曾有媒體調查,有超過八成的大學生希望在畢業后進入互聯網大廠工作,字節跳動、華為、阿里巴巴更是榮升青年眼中最具創新力、最想進入的企業前三。
另外,根據《2021大學生就業力調研》的數據,今年,從應屆畢業生期待的就業行業來看,IT、通信、電子、互聯網成為畢業生最期待從事的行業,占比超過25%。
以上調查數據,可以從側面反映出IT互聯網行業備受大家喜歡,尤其對互聯網頭部大廠更是趨之若鶩。
我們不得不承認,互聯網行業市場需求量大、就業率高、工資待遇高,尤其是互聯網大廠除了更高的收入外,個人還能收獲先進的知識技能、不斷提升的工作能力,以及結識很多優秀的年輕伙伴,怎么想都是個理想的就業好去處。
為進大廠,很多人不惜花萬元買“內推”
然而事實上,互聯網大廠雖然崗位多機會多,但也架不住應屆畢業生人多。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21年應屆生總規模高達909萬人,2022年畢業生將超過1000萬人。
僧多粥少的局面下,大廠的競爭激烈程度甚至被大家戲稱“堪比國考”!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大學生因為缺少相應的項目經驗、地理位置沒有優勢、獲取信息不對稱等原因,不惜花費重金找一些中介機構做“內推”,以期增加進入大廠的機會。
對此現象中國青年報記者曾展開調查,發現這些求職輔導服務機構除了提供修改簡歷、筆試面試輔導、行業分析、實習機會推薦等服務,多數還承諾能“內推”“保offer”,價格一般在1萬元至10萬元之間,但其是否能內推成功,還有待商榷。
圖片來源:BOSS直聘海外
按常理,內推本是熟人介紹邏輯,得益于員工對公司業務了解,對身邊的人也了解,內推成為高效連接人與崗的樞紐,而現在卻成了某些中介機構牟取暴利的手段,實屬不該。
最讓人氣憤的是,即使明知道中介機構會讓自己承擔一定的風險,比如費用被騙、耽誤時間、拿不到推薦信等,但仍有很多學生表示愿意接受內推。
為什么大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究其原因,小說哥認為是應屆生的就業焦慮與內卷,滋生了“付費內推”繁榮發展的土壤。
與其盲目相信“付費內推”,不如努力提升自身實力
對于應屆生來說,與其寄希望于虛無縹緲的中介機構,不如努力提升自身實力,盡可能地提高就業競爭力,憑自己的本事找工作。
因為無論付費內推還是正常走招聘流程,互聯網大廠招人的訴求始終不變,那就是能力第一,如果自身足夠優秀,能通過所學為企業創造效益和價值,依舊會成為互聯網大廠急需的人才。
那么如何提升自身實力呢,小說哥建議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
1. 選擇高薪、合適的崗位方向
互聯網大廠的高薪崗位可大致分為:
技術方向——架構師、前端工程師、后端工程師、人工智能、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運維工程師等;
產品方向——產品經理、產品助理;
設計方向——UI設計、 交互設計、平面設計、網頁設計等。
大家可以將其中一個作為自己接下來學習的方向,并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
2. 去專業培訓學校再塑造
互聯網大廠最缺乏的還是技術方面的人才。我們可以通過到專業的培訓學校學習相關技術,用過硬的能力吸引大廠面試官的注意力,這也是最快和最有效的方式。
畢竟學校的學習時間安排足夠緊湊、科學,開發的課程體系也更緊跟市場需求,良好的學習氛圍更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3. 提高職業素養,不斷完善自我
如今的職業素養已經成為互聯網大廠挑選人才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提高個人的職業素養也是每一個職場新人必學的一門功課。
這個職業素養包含了執行力、領導力、綜合素養、溝通表達等方方面面,它代表了你是否能快速融入團隊,拿到結果,激勵和影響身邊人等。
所以我們一定要試著合理管控自己的觀念、態度和行為,培養自己的忠誠度,把工作變成終生追求的事業。
最后,愿大家都能從焦慮中回歸理性,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文章來源八維說頭條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