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少人將目光轉向IT行業,而軟件測試行業更是憑借其人才缺口大、薪資待遇好、發展方向廣、無性別歧視、學習門檻低、技術上手快等優勢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甚至吸引了很多零基礎的人員通過軟件測試課程培訓入行,今天八維職業學校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軟件測試中怎么準確定義缺陷類型,希望有助于大家學習。

對于外包或其他按照缺陷類型與缺陷等級來評估軟件質量的企業,提交缺陷報告時,準確定義缺陷類型顯得尤為重要。提交缺陷報告時,依據不同類型的缺陷提交,再輔以完整附件與初步定位問題的結果分析,更有助于提高開發人員修復缺陷的效率與質量。(提升開發人員的效率,也正是測試人員展現自身附加價值的一種能力)
1、功能。影響了重要的特性、用戶界面、產品接口。如功能錯誤、功能缺失、功能超越、需求二義性。
2、邏輯。不符合業務邏輯。如:分支不正確、重復的邏輯、忽略極端條件、不必要的功能、誤解、條件測試錯誤、循環不正確、計算順序錯誤、邏輯順序錯誤
3、數據。影響數據輸入輸出,數據邊界、范圍。如:數據保存錯誤、數據單位不正確、數據維數不正確、數據范圍不正確、數據覆蓋、外部數據錯誤、輸出數據錯誤、輸入數據錯誤、數據檢驗錯誤、精度不夠、舍入錯誤、接口傳遞數據。

4、頁面。人機交互特性:屏幕格式,確認用戶輸入,功能有效性,頁面排版等方面的缺陷。如:界面風格不統一、屏幕上的信息不可用、屏幕上的錯誤信息、界面功能布局和操作不合常規、圖片顯示錯誤
5、兼容。軟件之間不能正確地交互和共享信息。如:操作平臺不兼容、瀏覽器不兼容、分辨率不兼容。
6、環境。由于運行環境引發的問題。包括測試環境、預發布環境、正式環境。環境類缺陷也需要重要排查,提交缺陷報告時,要備注好結果分析,是配置問題還是穩定性問題。
7、性能。不滿足系統可測量的屬性值,如:執行時間,事務處理速率等缺陷。由性能測試工程師提出。
8、需求。影響發布和維護,包括注釋等缺陷。如:描述含糊、項描述不完整、項描述不正確、項缺少或多余、項不能驗證、項不能完成、不符合標準、與需求不一致、文字排版錯誤、文檔信息錯誤、注釋缺陷。此類缺陷一般在文檔測試階段排除,但難免會有遺漏 ,但在系統測試階段發現時仍歸于需求類缺陷 。

9、需求變更。測試過程中發現實現錯誤而必須變更的需求邏輯,一般情況下,需求變更缺陷并非開發人員原因造成,若屬于必要變更且初步預估工期超過0.5人天,則需要重新排期,此類缺陷在項目復盤會議上會重點提出。


學制學費
學習時間
近期活動
開班信息
課程內容
就業情況
津公網安備12011302141430
如何成為IT行業中有競爭力的人工智能工程師?
在當今數字化浪潮洶涌澎湃的時代,人工智能作為 IT 行業最具爆發力的領域之一,正重塑著世界的方方面面,從醫療保健到金融服務,從智能交通到娛樂產業,其影響力無處不在。若想成為這一充滿魅力與挑戰領域中的佼佼者 —— 極具競爭力的人工智能工程師,需要在多個維度精心打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