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對人們的言行起決定性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與其情緒反應密切相關。可以說,思維方式決定了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是相對固定的,在既有的思維方式下,所做的決定不會有太大偏差。”
每個人都是依據自己的思維方式幫助他做決策。其實這種相對固定的思維方式,也可以稱為思維模型。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或主動或被動,或自覺或不自覺,都會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型。問題在于,你的思維模型會幫助你更好地解決問題嗎?
今天給即將走進職場的同學們介紹幾個頂級的思維模型,希望大家通過學習和訓練后很好的養成這些思維模式,這將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生活中和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雙目標清單系統
Mike Flint 是巴菲特的私人飛行員。有一次,他和巴菲特在探討職業生涯目標時,巴菲特讓他去做這么一件事。
首先,巴菲特讓 Flint 寫下他職業生涯最重要的 25 個目標。Flint 按照巴菲特的建議寫了出來。之后,巴菲特讓他審視這個清單并圈出他認為最重要的 5 個目標。Flint 也照做了。現在,Flint有了 2 個清單:一個是他認為自己職業生涯最重要的 5 個目標;另一個是另外 20 個他也覺得相對重要的目標。
巴菲特問 Flint:“你現在知道該如何做了嗎?”Flint說:“我知道了。我會馬上著手實現這 5 個目標。至于另外 20 個,可以放在閑暇的時間去做,慢慢實現他們。”
巴菲特聽完后說到:“不,Flint,你搞錯了。那些你沒有圈出來的目標,不是你應該在閑暇時間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應該盡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應該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它們,不去花任何的時間和注意力在它們上面。”
巴菲特的雙目標清單系統提供了一種思維模型:確定你的目標,然后選擇最重要的目標,專注地實現。
確實,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總會給自己樹太多的Flag,問問自己這些Flag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不應該分心太多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