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讓人三分不吃虧,容人三分無損失。”
人生在世,需學會讓步,處事時學會退一步,待人時學會寬一分。
讓步,不是怯懦,不是慫,而是一種智慧,一種為人處世的高深境界。
一個懂得讓步之人,必有厚福。
常言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不讓自己吃虧,看起來不軟弱,選擇咄咄逼人。
殊不知,一味的爭執只會將自己陷入困境之中,適當的退步反而會柳暗花明。
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名叫張英的大學士,在當時赫赫有名。
一日,張英收到一封家書,信中寫到鄰居家中要蓋新房,想占用家里三尺地,家里人希望張英動用關系解決這件事。
張英看完信后,只回了24個字:
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信寄出去后,家里人看到瞬間明白了張英的意思,于是主動提出要讓三尺地。
鄰居看見張英家主動退讓,倍感愧疚,也選擇讓出了三尺地,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六尺巷”。
是啊,人生于天地之間,如此寬廣,讓他三尺又何妨?
一封書信,代表著一種情懷,更代表了一種氣度。
人生在世,退一步并不會失去什么,太過執著,反而會更容易失去,學會看淡,學會讓步才是真理。
十點讀書
上一篇:讓人三尺,渡己一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