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鄙視鏈出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身處其間,無人幸免,尤其是在職場鄙視鏈無處不在,想要過得舒坦,就得爬到鄙視鏈的最頂端。
那么當代青年求職時,有哪些繞不開的3大鄙視鏈?又該如何抗爭與化解?
第一條鄙視鏈:學歷鄙視鏈
“不好意思,本科是雙非學歷我們不要,哪怕你是清北博士也不行。”近年來,學歷歧視可以說是愈演愈烈!
要知道考生一年比一年多,而“雙一流”名校就那么些,最后大部分的小伙伴都上了一個普通的一本院校。此外,除了擠破頭考雙一流,大學生的就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好的企業在招聘要求上大多注明:要求求職者至少本科或研究生期間就讀于211、985院校。更甚者要求本科、研究生均畢業于211、985院校!
以至于有網友上傳了這樣一份鄙視鏈:
高考失利對于來自富裕家庭的小伙伴來說,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對于想要通過高考改命的工薪家庭的孩子、小資家庭的孩子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雙非之下,還有二本。在這個內卷嚴重的環境下,更是“一步錯,步步錯”,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只能處于學歷歧視鏈低端,被“另眼相待”。
還擊之術
很簡單,能學歷提升的,就考研,走學歷提升;如果學歷不夠亮眼,就付出足夠多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好好學一門技術,讓能力能成為你的墊腳石而不是絆腳石。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要你全力以赴,找準自己的賽道,一樣有翻牌的機會。
第二條鄙視鏈:性別鄙視鏈
進入職場之后,由于傳統觀念和相對男權的社會結構,女性在就業中性別歧視嚴重。
有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八成女性在就業中存在性別歧視。全國婦聯研究所也曾統計,高達86.6%的女大學生受到一種或多種就業歧視。男性求職者收到的面試通知比女性多42%且薪酬較高。
曾有位HR這樣說:在面試過程中,未婚未育的女性會被判定為有一定的風險,已婚未育則是高危人群,因為女性一旦懷孕之后,會很難承擔大體力和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為了省去這些“麻煩”,所以一些企業就選擇“不招收”女性。
還擊之術
事實上,女性在職場中具有很多獨特的優勢。
研究表明,女性在12項關鍵情商素質中(團隊協作、樂觀精神、組織意識、影響力、激勵式領導、情感自控、自我認知、同理心、培養他人、沖突管理、適應性、成就導向),有11項都勝過男性,尤其在團隊協作、組織意識、同理心三個方面遠超男性。
所以,在找工作中,首先千萬不能拿“我是女孩”作為做不好工作的借口,要自信。
另外,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擁有別人沒有的才能,可以是專業技巧,也可以是勤懇的工作態度,還可以是組織管理能力,有其中任何一個,你就能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人才。
最后,做個能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的人,不要把生活帶到工作里,更別抱怨事情對你的不公,這樣未來在職場中一定會被平等對待。
第三條鄙視鏈:專業技能鄙視鏈
現在很多企業在招聘銷售、客服、前臺、市場等崗位時,會標明不限專業、不限工作經驗,但對核心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和項目經驗的要求會極高。
例如程序開發人員,不僅要求有相關專業的學習經歷,而且更格外青睞有豐富的項目經驗的人才,很多筆試環節就是讓編程,就是基于此。
另外企業大多是根據崗位價值貢獻和稀缺性來作為薪資水平劃分的依據,例如在互聯網企業,技術崗薪資是最高,產品崗其次,職能和運營崗墊后。
還擊之術
首先,要清晰地知道自己想從事什么崗位,以及你目前距離這個崗位目標,還有哪些欠缺。
如果你對職場沒有什么規劃,對未來沒有什么野心,只是為了應付求職,只想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那么建議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去補充實習經歷。
如果你對未來有明確的目標和職業追求,想通過一技之長拿高薪,為自己謀得安穩的未來,那么建議你好好謀劃,好好補足短板。
比如,你想做一名設計師,那你可以到招聘網站搜索看看,設計師崗位所必備的招聘要求。對照之后,如果崗位技能要求會PS、AI等軟件,那么可以去找專業的培訓學校學習或是網上自學(考慮時間成本,不建議自學),來不斷完善強大的自己。
文章轉載自八維說頭條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