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教學能力是一個優秀教師的基礎,教研能力是一個優秀教師長久發展的服務,二者互相促進、相輔相成,都非常重要。
一、良好的教學能力是優秀教師的基本功
教學能力是指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順利從事教學活動所表現的一種行為特征。直觀的表現在教師的語言修養、課堂氣氛活躍程度、對教學活動的組織、對不同性格同學的教育方式以及學科測試成績等方面。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如果一位老師能夠把深奧、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運用生動形象的、深入淺出的語言講給學生們,對于同學們來講簡直就是一場知識的視聽盛宴。同學們上課聽的認真、聽的入神,對知識的理解一定會更加深入,對知識的掌握也一定更加牢固,考試的成績也一定會非常好。所以說教學能力就是一位教師把所授知識讓學生很好掌握的能力。
二、過硬的教研能力是優秀教師的助推器
教研能力是指教師要善于把自己教學活動中靈感、方法、經驗以及心得體會等方面進行整理、總結、歸納,上升到理論高度,再通過與同事、上級主管部門進行交流,不斷地反思升華、并融合教育教學理念,以論文、課題等方式進行輸出的能力。相對來說,教研活動來自于優秀的教學能力,所以說教研能力就是一位教師把自己對教學經驗梳理后形成理論性的文字,對教育事業的推進與發展有著很好的借鑒和推動作用。
三、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教師的教研能力來自日常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感悟,教學研究的成果又會對教學成績的提升有著推動的作用,所以說一線在職教師教研能力的整體提升有助于其教學水平、教學能力的提升。教學能力對于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研能力是有著優秀教學能力教師的衍生品,它的產生有時候是水到渠成的過程。可以肯定的說,一位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出大量的優秀學生,他才有底氣的對同事或上級主管部門“分享”自己的經驗--教研能力的成果。如果自己所教的學生的優秀率、成材率都名落孫山,又有什么值得跟別人分享呢?即使分享也是失敗的教訓罷了。有了優秀的教研成果的引導,其他教師的教學能力也一定會更上一層樓的。所以說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二者是相互依托并互相助力的關系。只有二者產生良性的互動,才能把教學成果推向更高的水平。
八維教育有專業的講師團隊作為教學能力的保證,還有教育研究院的課程研發的保證,兩種能力都非常強并且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這樣既可以服務每位同學所學都是前沿的專業課程,又可以保證在雙師型的講師的帶領下學得“真刀真槍”的實戰技術,足以應對學生優質就業的要求。
八維教育,助力你夢想起飛的地方!
上一篇:來八維只為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