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作為核心驅動力,加速推動各行業智能化轉型,人工智能在自然語言處理(NLP)、計算機視覺(CV)和推薦系統(RS)等場景中表現更是顯著卓越,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勐發展,全球人才結構與產業生態正在被深刻重塑,據悉截至2025年9月,我國人工智能企業超5300家,占全球約15%。產業經濟規模持續擴張,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已超9000億元,同比增長24%,成為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柱。

在人工智能(AI)技術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人才需求已滲透至各行各業。2025年三季度,人工智能(AI)產業人才呈供需雙增局面。人工智能行業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長11%,求職人數同比增長23%。前三季度,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長3%,求職人數同比增長39%。其中,核心崗位需求激增,包括技術、數據、產品三類。技術類以算法研發、模型訓練為核心;數據類聚焦數據標注、清洗與分析;產品類強調技術與場景的融合。從具體職位來看,人工智能工程師招聘同比增速為26%,算法工程師增速達到80%;數據標注/人工智能(AI)訓練師需求同比增長11%;人工智能(AI)產品經理需求增長最為顯著,增速178%。
從招聘主體來看,大型企業是開展人工智能(AI)業務的主力。千人以上企業對算法工程師的招聘占比超過三成,致力于技術融合與平臺布局。令人意外的是,目前出現明顯的“跨行業人才流入”現象,人才來源日趨多元化,“數據標注/人工智能(AI)訓練師”職業開放性極高,吸引了大量來自內容審核、客服、文員等不同職業背景的人才投身人工智能(AI)領域事業,這意味著,人工智能(AI)領域吸納人才能力極強,無論何種職業背景均能在這個領域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盡管人工智能呈供需雙增局面,但人才供不應求狀況不容忽視,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成為順應產業變革的必然選擇。

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八維職業學校抓住時機,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師資隊伍等方面作了前瞻性部署,開設人工智能專業,建立起獨有的教育模式,并通過三大路徑來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八維職業學校在深入調研產業趨勢基礎上,動態更新專業與課程內容、教材和教學資源,深化“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以“研學”等活動為媒,讓學生有機會深入崗位,直觀了解技術應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持續發展的核心素養,激發對技術領域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通過實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需求,提高就業競爭力。

八維職業學校還創建了一套龐大的實訓項目庫,覆蓋智能駕駛、工業機器人、無人機、AIGC等眾多熱門領域。并根據行業、企業變化持續更新,確保學生所學技術始終與前沿同步,與眾多大廠達成戰略合作,第一時間獲取一手崗位信息的同時,不斷優化課程體系,為學生打造“真項目、真環境、真需求”的沉浸式實戰模式,讓每位學子都能在進入企業后迅速上手,省去企業“再培訓”的過程,從競爭力上快人一步。此外,八維職業學?!叭腿瞬拧迸囵B體系,注重因材施教:“I型人才”聚焦專業深度為大學畢業生量身打造;“T型人才”強調綜合素養,充分滿足高中畢業生學習需求;“π型人才”注重扎實根基,讓初中畢業生成為“兩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指導下,不同學習背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就業需求的學生都能在八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方向,眾多學子通過在八維系統化學習實現了人生逆襲或職場晉升,找到了自己的舞臺。


津公網安備1201130214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