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往常,高考結束后,自覺成績不夠理想的考生,會選擇主動復讀“再戰一年”。然而今年,這條路越來越難了。
多地發布通知,禁止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
6月16日,重慶市教委印發《關于禁止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的通知》,要求公辦高中學校不能辦復讀班,不能收復讀插班生。另外,禁止誘導已被高校錄取的高分考生復習,禁止進行復讀宣傳。
除了重慶,近年來,“禁止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相關政策在各地陸續出臺。
比如貴州省宣布,嚴禁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四川省宣布,規范普通高中招生管理,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舉辦復讀班;云南省宣布,公辦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復讀生;河南的部分市也宣布,公辦普通高中不能招復讀生……估計跟進的省份越來越多。
其實,要說政策,早在2002年,教育部《關于加強基礎教育辦學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教基〔2002〕1號)明確規定:“各地公辦高中不得占用學校正常的教育資源舉辦高中畢業生復讀班,也不得招收高中畢業生插班復讀”。但大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幾年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估計這次公辦高中要徹底杜絕招復讀生了。
不允許復讀,也是出于現實的考量
為什么不允許復讀呢?
首先,復讀生有失公平。大家都知道,高中是三年制,普通高三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參加一次高考,憑成績確定自己的未來,可復讀生卻多了一年復習時間,曾經學過的內容再來一次,自然學得得心應手。
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參加高考的人數逐年增加,應屆生的競爭尚且激烈,“有經驗”的復讀生更是成為強有力的競爭者,因此復讀生的存在是對應屆生的不公平。
另外,復讀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占用了教育資源。不是所有復讀生都是因為沒考上大學而復讀,更多的是因為錄取的大學不理想,很多都是高分的復讀生,即便他們沒有到錄取的大學報道,但是也占據了一個名額,對于想要報同樣大學的考生來說失去了一個機會。
另外,在不少高中,為了提高升學率,會把復讀生聚集在一起,單獨成立一個班級,給他們全校最好的資源,對于普通的學生來說,這無疑也是占用了教育資源。
高考“新規”下,受限制的落榜生也有新的出路
高考落榜,而公立學校又禁止招收復讀生,那么對于高考落榜的學生來說,他們又將何去何從,難道就真的沒有就沒有選擇了嗎?只能進入社會打工嗎?
不說太遠的,就拿2021年來說吧,今年參加高考的人數為1078萬,按照近四年全國高考總體錄取率最高85%計算,今年將有約646.8萬考生無緣本科!161.7萬考生連專科都上不了,直接落榜!再加上因志愿填報失誤或是壓線保底而無校錄取的學生,落榜學生的數量只會更多。對于保守估計至少200萬考生的他們將何去何從?
其實隨著社會的多元化,讀個好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目前我國對技術型人才和高端人才的需求比較大。考生完全可以通過接受職業教育學習市場緊缺前沿的專業技術,尤其是互聯網相關專業,實現學歷+技能的雙豐收。
現在,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已經走上了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快車道,職業教育面貌發生了格局性變化。中央政府實施了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逐步明確為建設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確立職業教育“不同類型、同等重要”戰略定位的重大舉措。可以說,在教育普及化的當下,職業教育大有可為!
所以,落榜不可怕,我們大可以從興趣和特長出發,審視國家發展方向,選擇前沿熱門的專業,學歷+技能雙收獲,為自己將來的發展做鋪墊。
轉載自八維說頭條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