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長輩們開始使用豆包、騰訊元寶等查詢如何保健、養生信息時;當程序員使用Cursor、Trae 生成代碼時;當快遞已使用無人車派送到千家萬戶時;當博主使用大模型編寫文章時;AI無疑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諸多便利。在享受AI 時代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面對其帶來的問題,比如在人工智能時代,程式化、重復性的技能最易被機器取代,而體現人的綜合素質的技能,如復雜系統分析決策能力、審美與創造性思維、直覺常識、情感互動能力等最有價值,需要通過職業化教育來培養。
2025年秋招季,互聯網大廠的招聘戰場硝煙彌漫。阿里巴巴、字節跳動、騰訊、美團、京東等巨頭紛紛提前啟動2026屆校招,不僅招聘名額普遍增加,更是將AI人才作為爭奪焦點,據悉京東宣布2026屆校招開放3.5萬個崗位;阿里將發出超過7000個Offer;美團計劃招募約6000人;字節跳動則超過5000人;百度2026屆校招將放出4000多個Offer,同比增幅達到35%,這場人才爭奪戰早已不再是簡單的數量競爭,而是面向AI時代的“人才軍備競賽”。這場AI人才爭奪戰不僅關乎企業個體命運,更關系到未來十年科技競爭格局,對于求職者而言,搶占AI就業先機正在成為新的職業路徑;而對企業而言,提前卡位AI人才爭奪戰,則是為未來核心競爭力提前布局,因此隨著AI技術深入產業,企業對高素質、高潛力的AI應屆生需求將持續增長,具備扎實算法基礎和項目經驗的人才將成為最大贏家。
近年來,從八維職業學校畢業的學子們,通過深度學習,一直表現出強勁的就業需求,并且八維學校深耕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具備人工智能前沿技術人工智能(AI)人才。八維職業學校一直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崗位要求為標準,以高薪就業為目標"的原則,對內完善課程體系,堅持一年一更新,對標一線大廠熱門項目對實訓庫項目進行及時優化,確保學生所學均為企業當下所急需的熱門技術,對外積極拓展"校企合作",為學生廣泛開拓就業渠道,盡最大努力提升學生的就業薪資,也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學子們的學習潮。
八維職業學校是一個綜合性的教育集團,校企合一、產教融合的模式,是八維職業學校的優勢之一。企業可以源源不斷為學生提供"雙師型教師",學習的知識都是跟社會接軌的,還可以承接項目給學生實踐運作。在人才培養體系的設計上,八維職業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精準定位目標崗位和崗位群,讓學生既能適應現代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也更加切合學生成長實際。在保證專業培養規格基礎上,強化通識教育、專業教育與崗位教育,精練技術技能課程,強化實踐教學、實習實訓和畢業設計。
一直以來,八維職業學校堅持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的機制推動技能型人才培養。多年來,八維職業學校與名企合作,為青年才俊與企業架設了溝通的橋梁,在真實的工作場景中,積極推進"實訓標準化",通過跟蹤學生的實訓進度,在實訓過程中穩扎穩打,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就業打好基礎,方便企業結合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尋覓人才,也方便人才更加了解企業用人需求。